欢迎进入扑克王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535-6028889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有现成答案不抄当我猪头三啊——“B-29斯基”图-4远程轰炸机的武器配备演变】

来源:扑克王下载    发布时间:2025-07-08 11:58:19

  【节前大放送】绝赞の二战技术之巅——B-29“超级堡垒”战略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和炮塔自卫武器

  一文的镜像,将介绍B-29的抄袭版,被称为“B-29斯基”的苏联图-4远程轰炸机机载武器系统。在冷战时期,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苏联的很多武器装备仅仅因为外观就被强行找了个西方爹,被称为“xxx斯基”,这大多属于胡扯,但图-4是不折不扣的“B-29斯基”,因为它线为原型测绘仿制的。

  其实苏联是世界上最早重视战略空军的国家之一,在1930年代早期,苏联设想在与帝国主义国家爆发全面战争时先发制人,用远程重型轰炸机突击敌纵深战略目标,或支援设想中的帝国主义国家后方革命,于是极其激进地建设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远程重型轰炸机部队,装备了TB-3这种具有1930年代世界顶尖水平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在这一段时期,美、英、德、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要么起步研制,要么干脆一片空白。

  TB-3重型轰炸机,1930年代苏联拥有几百架,是一支可怕的战略打击力量。

  到二战爆发前夕,苏联还上马了多个新型远程轰炸机,比如DB-3、DB-7等,其中DB-3的改进型DB-3F后来改名为伊尔-4,而DB-7就是后来的佩-8,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夕最先进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在战雷中以FAB-5000超级煤气罐大炸弹闻名。

  DB-3F,后来根据苏联飞机新的命名规则以设计师名字命名为伊尔-4,在二战中装备苏联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该机作为远程轰炸机勉为其难,只能算中程轰炸机,突击战役纵深内的目标,但战争初期苏联海军航空兵用伊尔-4和DB-3对德国本土大城市开展过夜间轰炸。

  二战爆发前夕苏联最先进的四发重型轰炸机DB-7,根据新的命名规则改名为佩-8,也参加过战争初期对德国本土城市的夜间轰炸,只可惜这飞机太不成熟,断断续续只生产了93架。

  苏联对战略空军的野望随着苏德全面交战戛然而止,面对德军入侵,苏军急需前线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等前线航空兵飞机,需求不紧迫且技术复杂的战略轰炸机研发只能暂停,由此二战时期的苏联空军变成了一支典型的战术空军,作战任务围绕地面部队战役战术目标进行,一切以地面部队的胜利为胜利。虽然在战争爆发后,苏联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多次组织小机群对德国本土柏林、柯尼斯堡等大城市进行夜间轰炸,但轰炸规模和战果远不能和美英盟军的战略轰炸相比,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展示坚决抵抗的决心,鼓舞军民士气。

  二战结束后,原本同一阵营的苏联和西方国家慢慢的出现隔阂,冷战的铁幕落下,苏联想到自己的战术空军规模庞大,实力不俗,但缺乏战略打击手段,在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中居于劣势,为此必须研发自己的战略轰炸机,夺回均势地位。

  可是苏联对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止步于二战爆发前夕,经历二战之后,美英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水平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苏联早年那些经验早就过时了,要追赶式发展谈何容易?除非……除非有个现成的模板参考,直接抄作业,恰好苏联还真有抄作业的样本。

  在二战尚未结束的1944年,美国陆航执行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任务时,陆续有三架B-29战略轰炸机因为被击伤,无法返回美军基地,不得不迫降于苏联远东的空军机场。此时苏联尚未对日开战,因此以中立为由将这三架B-29轰炸机和机组人员扣留,后经斡旋,机组人员被放回,但那三架B-29就被苏联占为己有了。

  美国B-29轰炸机代表着二战远程轰炸机的顶尖水平,苏联有幸意外获得了3架作为技术参考。

  苏联极端珍视这三架来之不易的B-29,其中一架被修复后用于试飞,另一架拆解后测绘研究,第三架作为参考样本。经详细研究后图波列夫设计局得出结论,B-29的技术水平远高于苏联已有的和在研的远程轰炸机,因此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高层强势推动,决定放弃图波列夫设计局目前在研的所有远程轰炸机项目,将力量全部集中到对B-29的测绘仿制上,尽快仿制出苏联国产版的B-29,满足远程轰炸航空兵急需,也就是抄作业。

  B-29的零件有10万多个,需要画40万份草图,其中还涉及英制和公制尺寸转换;

  为保证仿制机的全重不超标,结构强度和原型机一致,B-29原型机上每一个零件都被拆下来仔细测绘尺寸并称重;

  B-29的AN/APQ-13轰炸瞄准雷达、多炮塔联控系统等对苏联来说都是黑科技,没有原始资料,需盲盒式破解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逆向仿制;

  B-29的莱特R-3350发动机苏联没有,需改用性能近似的国产ASh-73TK活塞发动机;

  “Самолёт не просто скопирован, он переосмыслен.”

  在经历了极为艰辛复杂的仿制工作后,1947年,B-29的苏联仿制版,当时还叫B-4(

  )的轰炸机原型机在喀山飞机制造厂正式投产。为加快进度,苏联没有按部就班地先生产原型机,在原型机上试飞,逐步完善,改进,最终定型量产,而是非常激进地下令先生产20架试生产型,将试飞、静力试验、发动机试验、航空电子设备试验、武器试验等任务分解到这20架试生产型上同步进行,再将试验结果整合到接下来的正式生产型上。

  1947年6月19日,B-4轰炸机进行了首次试飞,1947年8月,首批20架试生产型中的3架参加了图希诺航展,隆隆飞过会场上空,给参加航展的外国武官带来了深刻震撼,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一致认为,苏联哪怕是仿制都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仿出B-29。B-4也很快获得了正式的编号——图-4,并投入批量生产。

  令人惊叹的是,尽管仿制工作如此复杂,但最终图-4的各项飞行性能都与B-29相当,空重仅比B-29增加了340kg,仿制工作获得了完美成功,为此图波列夫获得了列宁勋章和斯大林奖金。

  从1949年起,图-4陆续进入苏联远程航空兵部队服役,部署在西部方向的部队优先换装,其航程足以覆盖西欧,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能威胁西方国家战略纵深的打击力量。

  但从欧洲或远东机场起飞的图-4航程尚不足以威胁美国本土,为此苏联在北极地区建设了一批战备机场,使用图-4进行了试航,如形势需要,远程轰炸航空兵的图-4可进驻这些战备机场,飞越北极冰原穿过加拿大,可威胁到美国本土。

  图-4试航北极冰原战备机场,照片中这架图-4是以北极科考的名义进行试飞的,所以采用民航涂装并拆除了武器。

  图-4也是苏联首个能挂载的飞机,1951年10月18日,一架改装过的图-4轰炸机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投掷了一枚RDS-3,爆炸当量为30kt,这是苏联首次采用空投方式来进行核试验,标志着苏联真正拥有了可实战的核力量。

  博物馆内的RDS-3复制品,这炸弹的前脸特别萌,犹如一条大眼胖鱼在闭眼休息。

  图-4的机组人员为11人,分布在前、中、后三个增压舱内,前舱为正副驾驶、轰炸员、机械师、领航员和通信员;中舱为机背炮手、左侧炮手、右侧炮手和雷达操作员,雷达操作员负责“钴”轰炸/领航雷达,这是B-29上搭载的美国AN/APQ-13雷达的苏联仿制品;后舱为尾炮手,负责操作尾炮塔。对这些机组人员具体的座位和职能分工,可见介绍B-29机组与武器的一文:

  【节前大放送】绝赞の二战技术之巅——B-29“超级堡垒”战略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和炮塔自卫武器

  前增压舱局部放大,增压舱为图中带xx阴影的部分,从机首玻璃罩一直延伸到机背前炮塔、机腹前炮塔后方。前增压舱通过一根穿越弹仓和机翼油箱顶部的密封管道可通往中部增压舱。

  中部增压舱近景,前半部分为3名炮手工作区域,后半部分是雷达操作员工作区域。

  机尾增压舱近景,该舱与前、中增压舱只有管线连接,无人员通道,舱中的尾炮手全程只能坐在机尾。

  图-4前增压舱,前方为正副驾驶和投弹员,画面右侧面朝后的椅子是机械师战位,负责操纵发动机,画面左侧的桌子是领航员战位,乘员布局与B-29完全一样。

  图-4的弹舱和B-29一样,有前后两个,常规载弹量为4t,极限载弹量为10.6t,但由于早期的挂弹架位置限制,其10.6t的极限挂载能力只能在挂载8枚FAB-1500或3枚FAB-3000航弹时才能用足。为充分挖掘挂弹能力,从第57架开始,图-4的弹舱挂弹架进行了修改,提高了挂载中型航弹的能力,其常用挂载方案为:

  除了挂载常规航弹,图-4还可挂载化学航弹等特种弹药,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图-4则可挂载

  БРАВ-1000穿甲航弹用于对大型舰艇水平轰炸。但是,作为战略威慑武器,图-4最重要的挂载武器还是核弹,能挂载核弹的图-4叫图-4A,弹舱容积扩大,并加装了恒温装置、核弹保险开闭电路等专门为核弹配套的设备。

  投弹时,如天气特征情况允许,可目视目标,轰炸员会使用OPB-18自动投弹瞄准镜,这是美国“诺顿”轰炸瞄准镜的仿制品,如不能目视目标,可由机载的

  能在100km外探测到大型工业建筑,并确定其坐标,方位角精度为2°,最大距离偏差100m,可在3000m以上高度穿云轰炸,这使得图-4成为首款安装轰炸/领航雷达的苏联轰炸机。

  自卫武器方面,图-4从第4架开始(当时还叫B-4)安装以B-29同型设备为原型测绘仿制的

  ПВ-20自卫火控系统,遥控机背前后两个、机腹前后两个、以及机尾一个自卫炮塔,在投弹员和机背、左侧、右侧炮手面前都有一个自卫炮塔遥控手柄,它也是美国同型设备的仿制品,操作方式与B-29的炮塔遥控手柄完全一样,并可在多个炮手之间移交炮塔控制权,让炮手集中两个炮塔的火力集火射击一个目标。

  图-4驾驶舱,在正副驾驶前方正中央的是轰炸员,他面前有一个自卫炮塔遥控手柄,该手柄就是B-29同型设备的仿制品。

  机背、机腹四个炮塔各安装2挺12.7mm UBT航空机枪,机尾炮塔安装3挺 UBT航空机枪,共11挺——基本能看做是将B-29上的M2勃朗宁机枪换成对等的苏制航空机枪。但UBT航空机枪威力太小,不能够满足战后大型轰炸机自卫需求,于是UBT航空机枪仅安装了3架图-4就被放弃,可新的航炮又来不及研发,于是图-4一度改用20mm B-20E航炮作为过渡装备。该炮就是UBT航空机枪的口径放大版,能装UBT机枪的地方都能直接改装B-20E,于是自卫武器变成了11门B-20E航炮。

  早期的图-4炮塔武器使用B-20E航炮,该炮为导气式武器,身管侧面有导气管,照片中能分辨出来。

  同一组照片中的图-4尾部,机背、机腹后炮塔和尾炮塔武器也是B-20E航炮。

  但B-20E航炮发射的20x99mmR航炮弹初速、弹头威力均很平庸,也就比机枪好一些,仍不是理想的自卫武器。在经历一系列研发和选型工作后,1949年起,图-4开始安装OKB-16设计局努德尔曼团队设计的NS-23航炮,火控系统也升级为

  发射23x115mm航炮弹,射速600发/分,该炮也是拉-9、拉-11、拉-23、雅克-15、雅克-17等多款战后苏联过渡型歼击机上的航炮。至此,图-4的自卫武器固定为5个炮塔,每个炮塔2门NS-23,共10门航炮,全机备弹3150发。

  图-4不是苏联独立设计的机型,它毫无疑问是个抄袭产品,就是个“B-29斯基”,但通过测绘仿制B-29这一技术空前复杂的大型飞机,苏联航空工业部门获得了研发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宝贵经验,带动了气动设计、发动机、航材、航电设备等一系列相关工业门类的跨越式发展,它是苏联航空工业的一个临界点,也是苏联战略空军力量的临界点,在图-4之后,苏联空军真正获得了远程战略打击能力。

  “Ту-4 научил нас думать как сверхдержав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