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扑克王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535-6028889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英华特:实控人陈毅敏“空手套白狼”靠借款成为大股东

来源:扑克王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31 13:49:22
所属分类:产品中心

  根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创业板上市委将于8月25日审议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华特)的首发事项,国金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本次发行上市,英华特拟募资5.29亿元,分别用于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1.74亿元)、新建涡旋压缩机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信息化及产业化项目(3.05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0.5亿元)。

  英华特主要是做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基本的产品为“英华特 INVOTECH”涡旋压缩机,涵盖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电驱动车用四大系列。

  透过冰山上的现象及行为,寻找冰山下的秘密,《华声财报》研究员带您知道更多英华特招股书以外不为人知的隐情……

  据招股书,英华特实际控制人陈毅敏在这次发行前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英华特31.49%的股份。

  根据陈毅敏与郭华明、文茂华、蒋华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陈毅敏合计控制英华特51.02%的股份。

  英华特前身为2011年11月29日成立的苏州英华特制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下称:英华特制冷),英华特制冷系郭华明和文茂华共同出资设立,其中郭华明出资122.0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1.36%,为第一大股东。陈毅敏在企业成立伊始并未持股,直到2012年第一次股权转让,陈毅敏以27.12%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在创业初期的2013年到2014年之间,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郭华明和陈毅敏在公司发展上产生较大分歧,双方对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表达出各自意愿。

  2015年6月,陈毅敏在没有一点抵押物的情况下,从同乡好友陈东培和林德坤各借300万元(合计600万元),并以565万元价格受让郭华明持有的10.67%股权,转让后陈毅敏持股28.13%,并通过担任英华特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公司4.12%股权,合计控制英华特制冷32.2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据公开资料,陈东培是陈毅敏认识多年的同乡好友,陈东培介绍商业合作伙伴林德坤与陈毅敏认识,三人均在制冷行业工作,陈东培和林德坤资金实力丰沛雄厚。陈毅敏向二人于2015年借贷的600万一直未予归还,并分别于2018年6月和2021年6月进行两次无条件延期,最终在交易所高度关注下,陈毅敏于2021年9月首次向陈东培及林德坤各归还45万元利息,直至2022年,陈毅敏才将剩余本金及利息还清。

  此外,陈东培和林德坤经营的另一家公司深圳市东露阳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东露阳)与英华特存在频繁交易,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英华特向东露阳销售的涡旋压缩机金额占其涡旋压缩机总采购金额的80%左右,占其各类压缩机总采购金额的35%左右。

  三人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股份代持或利益输送引发交易所和媒体关注,深交所就此问题向英华特发出专项问询——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向东露阳销售占其采购的比例,陈毅敏向陈东培和林德坤借款利率的合理性,是否涉及股权质押情形,进一步分析陈毅敏与陈东培和林德坤之间是不是存在股权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以及陈毅敏所持发行人的股份权属是否清晰。

  据公开资料,英华特B轮融资名单有高瓴创投领投、浩澜资本等机构的身影。有媒体称若英华特成功发行,现有实控人陈毅敏持股比例将降低至17.53%,或在公司主导权上出现变动,而陈毅敏与公司始创人郭华明、文茂华之间的敏感关系始终让人担忧公司的后续发展动力。

  早在2013年公司发展初期,陈毅敏就与创始人郭华明发生过较大分歧,由此产生的间隙似乎一直都没有消失,公司首次申报IPO时,郭华明就希望保持独立意见及独立行使表决权,不接受陈毅敏提出的《一致行动人协议》,经过多次沟通,陈毅敏才与三位重要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貌合神离的几人接下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再度发生分歧恐无法避免,尤其是陈毅敏和郭华明分管的技术研发相对容易发生冲突,高管之间的内卷势必会对企业管理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据招股书,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下称:报告期),英华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1亿元、3.01亿元和3.8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918.17万元、4764.88万元和4241.13万元,连续3年净利润不足5000万。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分别为27.84%、31.24%和22.54%,2021年毛利率下降8.7个百分点,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事实上,原材料占公司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报告期各期,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均超过70%。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机、涡旋铸件毛坯、润滑油、壳体、曲轴等五大类,其中,铸件的价格受铁的波动影响较大,电机的价格受铜价、钢材、铝的波动影响较大,曲轴的价格受钢材的影响较大,未来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或上涨,将会导致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涡轮压缩机最早诞生于1905年,由法国工程师谷轮发明,1983年由日立投入商用领域,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被誉为“新革命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至今仅30余年,我国涡旋压缩机产业起步更晚,国内院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较为匮乏,在人才储备上具有滞后性,具有涡旋压缩机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全生产环节核心技术的人员和企业非常有限,行业高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短缺状态,国内企业与国外行业巨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涡旋压缩机的核心研发制造技术被日立、谷轮、三菱电机等知名外企掌握,曾有网友匿名在网上称英华特靠copy国外技术起家,产品的稳定性和寿命都远落后于外资产品,公司的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需要亟待提升。

  《华声财报》研究员检索发现,报告期内,英华特研发费用分别为1030万元、999万元和124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10%、3.32%和3.25%,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4.88%、4.79%和4.68%,英华特在研发投入上始终低于行业均值且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一!

  在研发团队人员数量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英华特仅有研发人员36 名,而2021年的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数均值为659人,英华特研发总人数甚至不及行业均值人数的零头!(如下图)

  据招股书,英华特拟将1.74亿元募资资金用于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涡旋压缩机年产量将从20万台提至70万台,对此,交易所在第三轮问询中重点提问——结合2018 年-2020年涡旋压缩机市场逐渐下降情况,说明相关回复中假设2021-2026年全球和中国涡旋压缩机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2%及3%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结合市场规模下降情况,说明发行人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竞争对手可比业务变动趋势的对比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差异,如是,说明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原材料价格、市场空间及增速、市场竞争态势等因素,分析发行人是否存在市场容量饱和、预计增速放缓或业绩下滑的风险,并区分悲观、乐观情形进行测算,充分说明其业绩成长性,并进一步说明发行人募投项目产能消化的可实现性。

  据新思界产业中心《2021-2025年中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国内空调市场逐渐饱和,空调产销量持续下降,涡旋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部件,行业景气度也随之下滑,其市场产销量也从2017年的559万台见顶后一路下降。(见下图)

  就目前来看,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仍处于产业体系调整阶段,因此,英华特70万台的扩产计划有着极大市场风险,大幅度的产能扩充与行业市场趋热并不相符,或导致投产之日即出现亏损的结果。

  业内人士向《华声财报》研究员表示:随着癸酉、本菱、奥特佳、同智、东凯、银河、鲁岳、紫气、克莱森等国产品牌崛起,涡旋压缩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目前,85%以上市场占有率被外资品牌占据,尤其是高铁空调、轨交空调、船舰空调等商用空调领域仍以外资品牌涡旋压缩机为主,业内称涡旋压缩机市场开拓契机或在新能源车市场。

  目前,世界上拥有汽车空调压缩机先进的技术的企业集群分布在美国和日本,传统乘用车空调市场被主要独资或合资公司掌控,新能源乘用车空调压缩机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在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95%以上份额掌握在自主品牌情况下,松芝股份就抢得头筹。令人遗憾的是,英华特依然拘泥于传统空调和热泵市场,对于电驱动车用涡旋的销售从2020年才开始发力,几百万的年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不到2%。(见下图)

  综合上述,虽然英华特在国内率先投产涡旋压缩机,但就技术水平、研究实力和可靠性距离头部企业存在不小差距,而且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依然停留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传统领域,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以及如何保证业绩能够稳定增长,目前都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电话:0535-6028889

传真:0535-6028879/6028883

邮箱:230476390@qq.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黄务西里工业园88号